張光直寫的一本書『蕃薯人的故事』,我也是從別人部落格裡看到這本好書,很小很小的書,寫的是作家三四十年代成長的過程,台灣人戰時在北京,之後回台灣,這中間的生活,尤其是作者身陷四六事件入獄生活,寫來很像日常生活的故事敘述,讀來全不覺得嚴肅深重傷感,但會覺得輕中會有很深的感觸...

關於這一年代台灣人日常生活.遭遇及想法,是很少接觸的,有點像是被遺落的一段歲月,可能連當事人都刻意遺忘的人生片刻,就如作者所言:「我如果再不寫出來,後人就會忘了這件事。』而可能更可悲的事,即便寫出來也沒有多少人曾經看過,像作者一樣身分及經歷的人,在早期台灣應該很多,但隨著政治迫害,許多許多的人事物皆已成空...

當我還年輕(大概是八十年代),大量的看文學作品的時期,受限於當時教育思想的制約,哈..中國人認同很強,所以席慕蓉.張曉風啦.袁瓊瓊啦,連張拓蕪等外省作家描述他們過往在中國生活或是鄉愁情懷等的作品,看的很多很多,現在回想當時,還滿能認同及進入情境,對國破山河前的輝煌生活十分仰望...

而現在這一些對我而言,不再能引起任何感覺了,感情及認同真是微妙的,與其大聲強調要愛所在這片土地,不如給他們這些真實存在過的人們及其生活,從中產生情感及認同,但到底是先產生情感而後有認同,還是因著認同而產生情感呢?我也說不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oader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