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底連假,當27日回到宜蘭老家看到電視才知到處都在塞車,幸好這回因小姪子想吃鐵路便當,我們才改搭許久沒坐的火車(算起來應是雪隧通車後第1回),也就這樣來回都沒塞到,過了十分寧靜的假期。

回家當天天氣很好,想出去走走,便先到廟裡拜拜,再到後方的海邊看看。

DSCF2739.JPG

對靠近壯圍海邊的人家而言,這裡多數的老一代都是從事漁夫工作,所以每一村莊都有個廟,保佑村民們工作平安。雖然下一代已經很少是漁夫了,但信仰依然存在,只不過隨著人口老化凋零及消逝,年輕一輩居住在他鄉情況下,空屋也一間間增加。

對我而言,除了老家外,這一片海洋是最有鄉愁的地方了,自小看到大,別處沒法可比擬。

DSCF2744.JPG

當我還小時,村莊裡有許多差不多年紀的小孩,一到暑假時,我們經常會結伴到海邊來玩,為何是結伴呢?因為當年到海邊需經過一大片墓地,至少走超過1百公尺而兩旁都是墳墓,還記得走過時眼睛都不敢看兩旁,即便如此,我們還是經常到海邊探險。

DSCF2750.JPG

這裡海很深,不能游泳(也沒有人會在此游泳),6-70年代還是保密防諜時代,海邊沙灘上有防空洞(不過多數也遭沙淹埋了),還會撿到飛彈及對岸宣傳單。

這海除了玩樂的地方,也是父親們冬夜捕鰻苗的地方,天氣十分寒冷穿著防水衣,拿著工具,在一波波海浪下來來回回的工作著,希望能大豐收及賣個好價錢,有時會聽說什麼地方誰捕到幾尾賺多少錢等等的流言,而收鰻苗的人,隔天也會到村裡收購,一條條近似透明的小鰻苗,圍觀的村人都十分興奮。

其實一直很想在冬夜裡去看看如何捕鰻苗,但大人都不讓小孩跟。

DSCF2751.JPG

遠方的龜山島依然沒變,但從海邊小沙丘到沙灘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

DSCF2752.JPG 

如往昔一般寧靜的海,多數時刻是無人狀態,當天也只見我們三人及另一家四口,沒人時也不敢到此,因為很難說會遇到什麼。

DSCF2754.JPG 

現在連我們住在海邊的人也很少親近這一片海了,以前這裡曾經有過十分熱鬧的時刻,夏日孩童堆沙丘嬉戲、抓小螃蟹、貝殼,在沙丘上玩溜滑梯,偶而有漁船出海全村動員牽罟,而中秋節晚上熱鬧無比在此賞月的回憶,這一切傳統的生活風味都隨著時代流逝不復見了。

約近二十年前,畢業那年的夏天和同學一起來看海,回頭望見沙灘上有一個男人,看著我們微笑,當時看到有點嚇一跳,這裡怎會有裝西裝的男士,過一會兒後再轉身回望時,卻再也不見他的行踪,一直到現在,懷疑這一切僅僅是個人的幻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oader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