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讀完龍應台的親愛的安德烈一書,這本書剛出版時,碰巧遇到二個同樣有兒女正在唸大學或高中的女性朋友,提及對這本書的興趣

忽然想到,這書所描述的親子關係和相處問題正是他們目前的情境,也想起,在台灣的出版市場裡,有關育兒、教養或親職教育的出版品,所關注的對象都集中在幼兒或國小的階段,好像台灣的親子問題到國中就停止,一直到進大學為止的這段時間,大家只專注”考試”與”成績”這件事,其他就不重要,除非有大事發生危及這重要目標

之前對龍應台的書覺得好看的是『孩子你慢慢來』,1994年皇冠版,雖然沒結婚生子,但關於小孩的書,尤其是如何學習或閱讀的書十分有興趣

可能是成為大人後,想重新學習如何學習,經常可以從小孩的成長過程中得到些啟示和發現,所以和一些同年齡層的媽媽們談起孩子的教育、學習和成長等話題時,總是滔滔不絕的長篇大論,我同事還笑稱我很瞭解

但也經由這些聊天和觀察,我發現,母親們在孩子還小(沒上幼稚園)會花費時間閱讀相關資訊(讀書),補充自己的育兒知識,但奇怪的是小孩一旦進入小學後,反而沒有持續增進知識

那麼大家到底如何培育他們能自主學習呢?憑過去個人學習經驗?父母親的經驗?親朋好友詢問後的知識?隨著社會主流價值觀(看電視新聞)?還是直覺呢?

與其給他魚吃,不如教他釣魚
大家都知道的一句話,不是嗎?
但前提,你也要找到釣魚的方法及會釣魚才能教吧!
否則,只會焦慮說,怎麼都教(學)不會
成天唸著不要輸在起跑點,沒錢沒學才藝怎麼辦之類的...

我一直認為,好方法和父母親持續耐心陪伴,透過閱讀和學習,不用花錢在家也可以栽培小孩

但說到底,或許這只是個人不負責任的觀點罷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oader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